热点资讯
  • 传祺S9震撼上市!25.99万起,三款新车价格全曝光
  • 博思软件:股东拟减持不超过0.13%股份
  • 又一家!排队3年,这家券商撤回IPO!什么情况
新闻动态

相别22年后,1959年贺子珍在庐山见到毛主席,两人谈话一个多小时

发布日期:2025-02-05 14:30    点击次数:185

1984年4月19日下午,贺子珍在上海病逝,享年75岁。贺子珍病逝后,关于她葬礼规格、骨灰处理等问题,上海市委请示中央。邓小平看了报告后,郑重批示:我们中央领导同志都要送花圈,骨灰放(八宝山)一室。

邓小平的批示无疑给贺子珍的葬礼定了很高的规格。4月25日,贺子珍遗体告别仪式在上海龙华革命公墓大厅举行。贺子珍遗体安卧在常青树和鲜花丛中,遗体上覆盖着一面鲜艳的党旗,大厅两侧靠墙壁的位置摆放着中央领导同志送来的花圈。

当时贺子珍的老战友们都前来送别,水静作为当年毛主席和贺子珍庐山重逢的见证者,她透露了很多细节,其中让她印象最深的是毛主席对贺子珍的称呼,既不是自珍,也不是子珍,而是桂妹。

无独有偶,李敏也透露了一件事。1976年9月初,李敏从内部通报中看到父亲病危消息,她不顾一切冲进中南海。看到躺在床上的父亲已经难以说话,李敏眼泪止不住流了下来。

就在李敏快离开时,毛主席吃力地向她比了一个手势,只见他用手的大拇指和食指连成一个圆圈。毛主席说话声音很小,李敏没有听清,这是父女俩最后一次见面。在很长一段时间里,李敏都不知道父亲对她做的那个手势的含义。

多年之后,偶然一次机会,李敏才知道父亲这是在向她询问母亲的情况,因为贺子珍的小名叫桂圆,那个手势就是一个圆圈。一声桂妹,一个圆圈手势,饱含了多少思念和柔情。对于贺子珍来说有一个遗憾,毛主席逝世后,因种种原因她未能去北京参加追悼会。

1979年9月,贺子珍终于来到了北京。此行贺子珍有一个重要目的,去毛主席纪念堂瞻仰遗容。看着毛主席的遗容,贺子珍泣不成声,那一刻她一定回忆起1959年两人在庐山重逢的细节。

故事要从贺子珍从苏联回国说起。1947年8月,在苏联生活9年的贺子珍带着女儿李敏终于回到祖国,她先是来到哈尔滨,之后又到了沈阳生活。因种种原因,贺子珍无法来到北京生活。在组织的安排下,贺子珍来到上海休养。

在苏联期间,贺子珍吃尽了苦头,一度被关入疯人院,身心受到极大的摧残。从回国那一刻开始,贺子珍就渴望能与毛主席再相逢,可这个愿意直到1959年才得以实现,而且还是意外相逢。

这次见面的细节,我们从水静的回忆录—《特殊的交往—省委第一书记夫人的回忆》能找到。水静当时是江西省委第一书记杨尚奎的夫人,这个身份让她跟贺子珍有了见面的机会。1954年5月,水静陪着杨尚奎去上海治疗鼻炎。

一天下午,有一位中年女同志来到杨尚奎的病房,她跟杨尚奎热情打招呼。水静是这样描述第一次见到贺子珍的印象,“她身材苗条,皮肤白净,清秀的瓜子脸上,生就两条细而浓的眉毛,嵌着一对大而黑的眼睛。 在齐肩黑发上,扎了一条黑色绸带,发梢内卷,优雅自然,把她的肤色衬托得更加白暂细腻。”

杨尚奎则郑重向水静介绍,“这是贺子珍同志。”水静很早就听说过贺子珍,但一直没有见面,她也知道贺子珍很早就去了苏联。贺子珍走后,水静问道:“这么一个又漂亮又热情的女同志,一个人孤寂伶仃地过日子,多可惜呀?”

杨尚奎没有回答,显然他不愿意讨论这个问题。1958年5月,贺子珍来到南昌休养。江西省委非常重视,将贺子珍安排住在一处独栋的二层小洋楼里,还给她配了司机、厨师等人员。

这时贺子珍的身体依旧很不好,发病时出现疑虑、恐惧、精神高度紧张的症状,有时候一连两三天不吃饭。贺子珍在南昌休养期间,毛主席经常让李敏来看望她。每次李敏来时,毛主席都会让她带贺子珍喜欢吃的东西,以及部分难买的药物。

从这些细节都可以看出,毛主席对贺子珍还是很关心的。至于贺子珍对毛主席的感情,更是一往情深,至死不渝。1959年7月,党中央在江西庐山举行重要会议,史称“庐山会议。”

毛主席本人提前上了庐山,其他参会人员也陆续抵达。时任广东省委第一书记陶铸携夫人曾志一起上了庐山,突然一个电话打来了,说的是中央候补委员、解放海南岛的大功臣冯白驹因心肌梗塞住进南昌医院。

陶铸和曾志立即下山直奔南昌探望,曾志听说贺子珍也在南昌,便顺道去拜访。曾志和贺子珍两人在井冈山时期就是战友了,两人曾同塌而眠。曾志再次上了庐山后,专门拜访了毛主席,她介绍了跟贺子珍在南昌见面的场景。

毛主席听得很仔细,最后说:“我和贺子珍还是有感情的,毕竟是十年夫妻啊!这样,你去跟汪东兴谈一谈,看看能不能安排跟她见一面。”汪东兴认为此事需要保密,便找杨尚奎商议。

两人决定让水静和朱旦华去接贺子珍上山,朱旦华原是毛泽民夫人。毛泽民牺牲后,朱旦华跟方志敏弟弟方志纯结为夫妇,她跟贺子珍也颇为熟悉。7月7日中午,杨开慧郑重对夫人说:“水静,你马上收拾一下,下午就跟朱旦华一道下山去南昌,把贺子珍接来。”

水静很是激动,杨尚奎则让她一切保密,事先不要让贺子珍知道是毛主席要见她。杨尚奎继续说:“你们上了庐山后,让小汽车直接开到隧洞口,将她安排在28号房子住下。”当天下午6点,水静和朱旦华来到贺子珍的住处。

在来的路上,水静和朱旦华已经找好了理由。一见面,贺子珍又是倒茶,又是让两人吃水果。水静朝朱旦华使了一个眼色后说:“大姐,今年南昌天气太热,省委请你上庐山去休息几天。我们就是刚从庐山上下来,省委特地派我们俩来接你的。”

贺子珍很是高兴,说了不少感谢省委的话,表示一切听从省委的安排。这时一旁朱旦华说:“好,大姐你准备一下,明天下午3点我们来接你。”就这样,第二天下午贺子珍也上了庐山。

一切都很顺利,贺子珍住进了杨尚奎事先安排的房子,房间里摆着两张床。三人聊了一会后,朱旦华借机有事离开,水静则留下陪同贺子珍。晚饭过后,水静趁着贺子珍休息,先是给杨尚奎打电话汇报情况,接着又跟毛主席联系上了。

电话那头,毛主席有些激动,他让水静等消息,一切都由他来安排。7月9日中午,水静趁着贺子珍午休,乘坐杨尚奎的车子来到180号别墅(即美庐别墅),这里是毛主席下榻的地方。一见面,水静就向毛主席做了简要汇报,告知他贺子珍现在身体情况还好,还能记起很多事情。

毛主席点点头,说:“很好,今天晚上9点,你还是坐杨尚奎同志的车,把她送到我这里来。我这里都安排好了,只有小封留下值班,门口警卫都知道车牌号,不会阻止的,开进来就好了。”

当晚9点多,水静和贺子珍乘坐小汽车来到180号别墅,卫士封耀松早已在等候。只见贺子珍下车后,在水静和封耀松的搀扶下,上了二楼进入房间。贺子珍是单独进去的,水静和封耀松则留在值班室等候。

贺子珍有点恍惚,她实在不敢相信屋内是毛主席。只见毛主席看到贺子珍来了,从沙发上起身,微笑着朝她打招呼,让她坐下。接着毛主席泡了两杯茶,两人隔着茶几面对面坐下。贺子珍做梦也没有想到这时见到毛主席,眼泪一下子就流了下来,一句话都说不出来。

毛主席摇了摇头说,轻声安慰道:“我们现在见面了,你不说话,老是哭,以后见不到了,又想说了。”贺子珍情绪略微稳定后,毛主席详细询问她的身体情况。贺子珍一一回答后,仔细看了看毛主席,问:“我现在好多了,到是你的身体不如以前了。”

毛主席叹了一口气说:“现在忙啊,比以前打仗时还忙。”贺子珍一听,连忙让毛主席注意身体。毛主席又问:“当初你为什么一定要走呢?你到了兰州时,我打电报让谢觉哉同志劝你,可就是不回头。”

毛主席语气中充满惋惜。贺子珍眼泪又流了下来,只见她哽咽着回答:“当时都是我不好,我那时太不懂事了。”两人就这样一问一答,谈了一个多小时。随着毛主席拉响值班室的铃声,封耀松很快进来,将贺子珍搀扶下楼。

毛主席还让水静进来谈话。据水静回忆,毛主席对她说的是,“桂妹答非所问。你一定要注意她的情绪。明天你就送她下山,在这之前,你一步也不要离开她。她现在已经知道我在山上,延安时期很多熟人也都在,到时碰到熟人就不好。”

水静明白毛主席的用意,表示一定寸步不离贺子珍。第二天,贺子珍便被悄悄送下庐山,她跟毛主席都没有想到,这一别便是永别。下了庐山后,贺子珍大病一场,毛主席则再次让李敏前去探望。

关于毛主席和贺子珍时隔22年在庐山重逢 ,有很多传言,很多与事实不符合,水静在回忆录中澄清了几件事:

第一、贺子珍在庐山没有见到很多人。贺子珍抵达庐山后,为了缩小知情面,只有水静、朱旦华、杨尚奎司机、卫士封耀松和毛主席见过。除此之外,没有见过其他人,连知情的杨尚奎和方志纯都没有见过。

第二、毛主席没有留下贺子珍吃饭。有些文章和资料写道,毛主席那天晚上准备了一桌饭菜,请贺子珍吃饭,两人还喝了酒。这种说法完全不靠谱,两人谈了一会儿后,我负责再把贺子珍送回住处。

第三、毛主席跟贺子珍谈话时,现场没有其他人。水静写道:“当时只有封耀松一个人在值班,连卫士长李银桥都出去了。另外,毛主席没有陪贺子珍观赏庐山夜景。”

值得一提的是,毛主席和贺子珍这次见面期间,谈到女儿李敏是最为轻松的时刻。李敏当时准备结婚,男朋友是孔令华,贺子珍也见过。毛主席问贺子珍可满意两人的婚事,贺子珍表示很满意。

庐山会议结束不久,李敏和孔令华就在北京举行了婚礼。婚宴非常简单,有三桌,毛主席亲自为两人主持婚礼。李敏成立家,贺子珍虽未能参加两人婚礼,可也算了却了一桩心事。1963年,贺子珍离开南昌回到上海生活。

自从庐山一别后,毛主席虽然没有跟贺子珍再次见面,可李敏一直是两人之间的传话者,双方关心着彼此。每次李敏去上海看望母亲,毛主席都会让女儿带去一些物品,包括水果、难以购买的药物等。

毛泽民的夫人钱希均就多次替贺子珍感到惋惜,她说:“子珍人很聪明,可性情太倔强了,谁会料到后来的变化。她还是太年轻了,想不了这么多,顾不了这么多!我们当时都太年轻了!”1976年9月9日,毛主席逝世。

毛主席逝世后,贺子珍没有去北京参加追悼会。李敏非常担心母亲的情况,便让丈夫孔令华立即赶去上海陪伴。毛主席葬礼结束后,李敏也赶到了上海,贺子珍只对她说了一句话:“你为人民好好工作,就是对你爸爸最好的纪念,也是继承你爸爸的遗志。”

1984年贺子珍病逝后,女儿李敏在整理母亲的遗物时,看到被母亲珍藏多年的信件。当看到父亲给母亲信中使用“桂妹”的称呼时,她眼泪止不住流下来。

谨以此文向贺子珍致敬!这是一位坚强的女红军战士!



上一篇:春节,来正⼄祠戏楼解锁最浓年味!
下一篇:外交部:中国政府已经任命卢沙野大使担任中国政府欧洲事务特别代表